B为什么大多数男性对《热辣滚烫》无感,都是女性在热泪盈眶

为什么大多数男性对《热辣滚烫》无感,都是女性在热泪盈眶

文章|周梵

本文由周梵公号(zerofield0)授权发布

贾玲

的电影《

热辣滚烫

》已经上映半个多月了,有很多人已经看过了这部电影,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学员同事看过了。

总体来说,大部分男性评价一般,甚至嗤之以鼻,但女性都很喜欢,且都有很深的共鸣。

(当然,这是个大概率,也不乏小部分特别喜欢这部电影的男性和无感的女性)

有些公号批评《热辣滚烫》内核空虚逻辑不通,我观察到大部分作者都是男性,他们表达的主体质疑之一就是:

他们无法理解主角乐莹为什么那么讨好,又那么绝望。仅仅是因为胖吗,不至于啊,有强行扮惨的嫌疑。

我只能说,很多时候,人类的悲喜真的不相通。

 01 

在我们的通常语境中,形容女性好一定逃不开漂亮这个词,而形容男性好通常用的是优秀或担当。

这个社会对男性的身材往往要宽容很多,不仅是胖瘦,我们必须承认这个社会对男性的容貌整体都宽容很多。

所以在大街上逛逛,满眼都是美丽的女子和相貌普通男士的组合。整个中国甚至亚洲美女的数量一定是比帅哥要多的,因为女生在变美这件事上,一向是比男人对自己严格自律很多很多的。

在亚洲,审美很主流的一个标准就是纤细苗条,所以,在东亚文化里要做一个自信的胖女孩儿

(不是那种影响身体健康的胖)

是需要极其强大的心理内核的。

因为胖而不自信,甚至遭受到一些恶意,是很多胖过的女生都会遇到的问题,我们有很多体重超过120的女学员要用好几年精进的内在成长,才能真正接纳自己的体重,去自信的生活。

自身的经验和视角注定了男人无法感同身受的理解女性处境,共情力强的男性会尝试着去理解,用逻辑去推演女性的难处,但这和真正切实的体会到那种处境是不同的。

当然,反过来也一样,女性也无法深刻的理解男性的压力,所以深刻的理解就是慈悲,慈悲是不容易做到的,需要修炼。

 02 

一起看电影的同事很疑惑:

在电影里,主角乐莹为什么选择的用拳击来救赎自己?

我在这里说两个我看到的原因:

第一,因为对乐莹来说,在拳击中关系是「安全」的。

她的一句台词解释了她被吸引的理由:两个人打成那样,最后还能抱在一起。

乐莹是一个在关系中一直都小心翼翼委屈求全的人,再愤怒再委屈也不敢释放自己的攻击性,也不敢坚定的守护自己的边界,因为她害怕一旦她表现出自己的攻击性,关系就会崩坏。

但她的几个关系中她都感受到了深深的被辜负的感觉,被对面那个人辜负,被关系辜负。

但拳击让她感觉是安全的,可以捍卫自己的边界,用手挡住头防守,用灵活的脚步躲闪,也可以进攻,而且进攻还能得分。

这对善良到懦弱,善良到不断被剥削的乐莹来说,当然有无比的吸引力,也是自我救赎自我突破特别好的一条途径。

第二,人们需要自己的疼痛有机会被看到,被表达。

乐莹是个非常不擅长表达沟通的人,电影里她有句台词,大意是宅在家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怎么出去跟人相处沟通。

影片中有一幕是她从家里跳下去想自杀,但却没死成,她在冰凉的雨夜昏迷了一晚,回到家看着自己的身体,嚎啕大哭,一边哭一边说:

“好疼啊,怎么连个伤都没有。”

这一幕也在隐喻,她在关系中受了太多伤,但却连一个表达的出口都没有,从外面看她一切都好,但那些隐秘的疼痛连说都说不出口。

拳手在比赛中可能会被打的鼻青脸肿,血肉模糊,拳击这个运动是拳拳到肉的,用近身肉搏这种人类最原始的方式来分个输赢,直接到残酷。

但它所有的残酷都在你能看的到的地方。

很多时候让人绝望的不是伤痛本身,而是这个伤痛无法被看到,甚至连自己都看不到,而疗愈自己很重要的一步,就是让内心深处的伤痛可以被看到被承认,看到即疗愈。

而且,当乐莹想为自己赢一次,完成一次比赛时,无论是训练的疼痛还是比赛中被揍的疼痛,那个疼的属性就发生了变化,以前是被生活磨擦的疼痛,是被动的。

现在是在追寻自己梦想的过程中,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疼痛,是主动的。

这就是生命从挣扎模式到创造模式的转变。

电影的最后,乐莹拒绝了前任的约会邀请,她一个人在有些昏暗的街道上开始继续练习挥拳,跑步,这个坚定的背影让我非常动容。

她终于不再把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放置在做别人的某某人上,“好女儿”“好亲戚”“好女友”······她只是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,享受这个过程,看到自己的潜力,感受自己在投入做一件事的那种专注,平静和踏实。

 03 

女性选择拳击这么阳刚性的运动救赎自己,还有这个“独美”的结局,对于已经习惯把女性放置在“贤妻良母”这个身份位置上的人来说,一定是很不适的。

这部电影的女性形象,包括电影之外拍摄贾玲本人蜕变的故事,都让他们内心的秩序被冒犯了,所以网上骂电影的,骂贾玲的人,大多都是因为自己奉行的标准被挑战了。

很多导师(无论男女)都很喜欢说:

“女人啊,你要好好成长,一个女人好了全家都好了,好女人旺三代。”

但我认为女性的成长更多是为了自己,是强大的自爱带来的更高度的自我发展,自我的内核更大了,愿意自我负责的边界更大了,我想让我的世界更好,家庭是我世界的一部分。而不是为了家庭我要变得更好。

我特别不喜欢“好女人旺三代”这样的说法,为什么不提倡“好男人旺三代”?这样的文化在表达什么?——后代的状态和男人没关系,在暗示所有人,男人的责任和战场只有一个——事业!赚钱!

然后整个社会无论男女,都更认同男人可以不需要在家庭中投入了,而女性则应该自觉的,把家庭作为自己人生中最高优先级。

社会对男性的规训,让他们感觉自己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取得事业的巨大成就,否则就没有价值,就不够男人。而家庭事务无论是养育孩子还是家务,都是琐碎且成果微小的,它没有那么光鲜璀璨。

做过家务卫生的人都知道,做家务就是和源源不断的灰尘对抗,和屋子不断的熵增对抗,永不停歇,永无止境。做家务最大的成就就是让房子能保持原样。

所以很多男人就像贾政

(贾宝玉的父亲)

那样,对养育孩子家庭事务能逃就逃,还美其名曰“不惯俗务”。

但说实话,要有一个巨大的事业成果,需要太多因素了,机遇,勤奋,天赋,修为······缺一不可,在一个稳定的社会背景下,要合法合规的赚到巨额的金钱,这一定不是个短期过程。

然后男人也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,事业上达不成外界和自我的期待,家庭事务带孩子又感觉不那么高级,不想做,甚至不敢做。

怕做了违背男性气概

(“男性气概”的内涵通常都是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)

,哪怕有些男性是喜欢孩子的,喜欢家庭生活的,但也要撑着自己去向外拼事业,不敢做自己。

我有一个男性学员,妻子事业发展的很好,他自己创业受挫,孩子很小,他就在家里做后方支持带孩子,本来只是想过渡几个月,然后自己再去拼杀一番。

但一年多了,妻子事业越来越好,他也一直没找到自己的方向,他内心越来越冲突,心虚,自卑,然后就变得特别敏感,动不动就觉得老婆不尊重他,挑刺跟妻子吵架。

他自己也觉得自己有很多情绪问题,来做个案时跟我说:

“我一个男人天天忙家里的这些事,算什么。”

还有很多女性学员,明明在事业上很成功,赚钱更多,但她们并没有多么为自己骄傲,而是觉得自己命苦甚至失败。

因为没有嫁给一个强大会赚钱的老公,就是婚姻的失败,人生的失败,只能“沦落”到自己去拼搏赚钱,经常就悲从中来——“我一个女人要这么辛苦”。

甚至还有一些事业成功的女性会调动很多自己的钱和资源,去把身边的男人的事业顶起来,但身边那个男人并没有在事业面的天赋和野心,不仅结果很糟糕,最后双方都压力巨大,痛苦不堪。

社会对性别刻板的规训伤害的从来不只是女性,它让男人和女人都不敢畅快的做自己。

我很感谢贾玲拍了这样一部电影,它真的不是讲减肥的,而是一部讨论爱自己做自己的电影,虽然主角是女性,但我并不认为它仅仅是给女性看的,也是给男性看的。

当男性能把女性从原来的身份标准中解放出来时,其实也就把自己解放出来了。反之亦然。

然后我们都可以更自由了。

作者:周梵,幸福心理学家与关系教练;资深沟通训练专家;蝉联2019&2020中国心理咨询师权威排行榜Top50;百万级女性成长课《自爱力》体系主理人;自媒体平台优质原创作者,文章常发表于【德芬空间、武志红、逻辑思维、十点读书】等百万粉丝平台。优质畅销书作家,著有人生哲学类畅销书《当你开始爱自己,全世界都会来爱你》;婚姻-社会心理学畅销书《先学会爱自己,再遇见对的你》。微信公众号:周梵(ID:zerofield0)。